耐心陪伴就是爱,若爱她,就在世界上多陪伴她久一点
健康,智识,独立,快乐
IPCreator:充分利用好晚上睡觉前的陪伴时光,复习、讲故事、练习表达…养成一个好习惯,这比什么投资都重要和有价值。
当你的孩子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正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照出来就是父母所理解的生活和世界。
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我们又能教给孩子什么?那就是,生活。
儿童阶段,尤其是学前儿童阶段,学会玩,并在玩中培养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远比学会一些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请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
IPCreator:《唯思想不可随波逐流》——邓曦泽
我们仍把听话视作天经地义的美德,但其实,听话教育是最糟糕的;
他们仍认为,因为父母爱我,所以要对父母顺从,但其实,父母很可能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误导者;
我们仍只注重教育规划,而不重视职业规划,但这回导致盲目的人生;
我们看重的是做好人,而不是将规则,但实际上,这是本末倒置…
听话教育的本质就是奴性教育,它扼杀想象力、创造力、独立人格、求知精神和法治精神。
它有两个重要的温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孝顺文化也是听话教育/奴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今天你在学校有没有问出一个问题老师回答不上来?
你今天有没有做一件让老师和同学们觉得印象深刻?
要引导孩子讲道理,自己选择。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责任。
小孩该怎么带和陪伴?
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鼓励探索
多提好问题——十万个为什么
触发好奇心和兴趣
提升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养成独立思考、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践行
17.9.2日,正式报名Gymboree
17.9.10日,遇到陌生人和事,胆怯怎么办
- 陪伴,带着她一起干
- 分析原因,肯定和鼓励
反复强化
例子:同警察叔叔、广播阿姨和老师等打招呼,与陌生哥哥姐姐一起玩等
17.9.14日,遇到哭闹怎么办
- 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 同感,体会她的感受
- 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
- 总结,肯定和鼓励
例子:要玩具、遇到问题和困难…
17.9.14日,父母是小孩最好的榜样
爱阅读、爱音乐、爱运动、爱户外、爱交际等
潜移默化的影响,持续性的刺激和强化
育儿商 是指人们在育儿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拥有育儿商的人,必须拥有“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育儿理念,积极好学、不断自省、勇于实践、坚持不懈;育儿商是一种智慧,它帮助我们处理各种育儿情况。育儿商的高低,并非以文化程度或是否已为人父母来简单判断,它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育儿商的提升,将带给孩子、父母及周边社会人群更和谐的家庭及社会价值。
快乐力 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源泉;它体现于自信、赞美的微笑,是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快速的挫折自我修复能力。拥有快乐力,将让人更有自信地面对和接受挑战,在自身幸福感增强的同时,还能把快乐感染身边的人,使之更乐于合作与分享。面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快乐力体现在家庭的各个层面:父母具有正确的育儿知识和技能,育儿游刃有余;孩子在快乐和自信的环境中成长,逐渐形成了以快乐为本的生活智慧。快乐力是一种高素质的造就,更是一种支撑人生的生存动力。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拥有快乐力,同时也让自己拥有快乐力。快乐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向往,让孩子在早期教育中通过快乐力的修炼,可以使之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17.10.24日,观察思考、动手实践
——从老外玩海洋馆回来写日记所想到的
游玩时,将注意力跳出自我的范畴,观察思考,实践检索,记录强化
陪伴、倾听、提问、鼓励、信任、自立、自强、自信
孩子需要“被看见”,不是“被赞美”
2016-11-20 李松蔚 罗辑思维
赞美 害怕失败 不评价
打击自尊 话题终结者 下结论
训诫 拒绝沟通 描述经验
1 经常被赞美的孩子更担心失败
儿童教养的研究发现,“赞美”孩子并不总是有好处。
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人一句反馈。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而对另一些孩子指出他们的努力:“你刚才很用功。”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
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孩子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打击自尊。
乍一听这与我们的直觉相反。但细细一想,又很符合我们的经验。
虽然赞美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它把人捧到极高处之后下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很可怕。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害怕自己配不上这种赞美,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出于压力,我们会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既然我这样做了就是好的,为什么还要冒险去尝试更多的可能呢?
更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干脆什么都不做。“你们都夸我文章写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好法?我怕再写下去就会露怯。”我们用放弃来回应赞美。
如果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夸一个孩子下棋赢了:“你是小棋王!”他会很开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踌躇。
2 赞美比批评更坏
生活中,人们一开口总是忍不住评价。用“不评价”的方式讲话,似乎不太容易。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对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难有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如果是现实的交流,很可能造成冷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们还说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讲,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容易终止一个话题。
批评好歹还可以反驳:你说我不好,我不同意。但是赞美怎么办呢?反驳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没有再讨论的余地。大家聊得好好的,我突然来一句:“我觉得大家都很好,很好,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暴冷。要继续聊,只有忽略这句话。
3 学会“不评价的交流”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以及对人的褒贬。
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
而一个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
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只关心对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做到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可以嗅到明显的拒绝气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只要低头认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多说。
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
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你无须辩解,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这就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4 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
对画画的孩子说:“这是你画的山,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这个人是在钓鱼吗?哈,你还给他画了帽子!嗯,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
——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本文由作者 李松蔚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妈呀我呀”(momself)。推荐关注这个有点儿酷的亲子女性自媒体。
罗胖曰:
人的关系无非是两种——
“协作”和“控制”。
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控制是主流,协作几乎看不到。
“控制”出场的方式有很多种。批评、赞美、“我都是为你好”、“你是妈妈的全部”。
以上都是。另一位心理学家武志红称之为,共生绞杀。
“协作”出场的方式只有一种——
我关注到了你做的,我参与其中。
关于培养自控力,这点被误读了
现在很多年轻家长都挺注意学习育儿知识,这是好事。不过也要注意,这知识一定得真正学透才行,千万别似懂非懂。不然的话,不但不能帮助教育孩子,反而会伤害孩子。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么一个容易误解的概念:延迟满足。
这个词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说是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让小朋友单独待一屋里,给他一块棉花糖,告诉他如果等十几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再奖给他一块;如果忍不住马上吃了,奖励就没有了。结果很多年以后发现,那些忍住没吃的小朋友,长大以后都比较成功。
于是人们就认为,这种忍住诱惑、延迟满足的能力很重要。那这能力怎么培养呢?就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有需求时,不能立刻满足他,要稍微控制一下。如果孩子想要啥就给啥,一有需求立马就满足,那他还不变得越来越任性,这哪能行?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就是这么来的。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公众号“凯叔讲故事”有篇文章却说,这其实是严重的误解。延迟满足这概念确实是从这个实验引出的,但是后来大家对这实验的理解却错了。主要有两点:
第一,歪曲了实验的逻辑。原来,这实验最初的目的,是研究小孩在多大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而不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后来实验报告提出,5岁是儿童发展自控力的一个分界线。这是实验的最初结论。至于那些实验过程中自控力表现好的孩子长大以后比较成功,是后来跟踪得到的一个意外发现。所以这其中的逻辑是,如果小孩在4、5岁时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长大以后取得成就的概率就会更大。但不是说“为了这个能力,父母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第二,歪曲了核心概念。在实验中,小孩拿到棉花糖之后是马上就吃,还是为了奖励坚持几分钟再吃,是他们自己决定的。所以说这是一个“自我”延迟满足的概念;而不是后来大家说的,由父母延迟对孩子的满足。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正因为这些误解,我们平时说的延迟满足就有很大风险。
比如,如果孩子的需求老得不到家长认可,他可能会有意识地迎合大人的要求,养成一种讨好他人的习惯,长大以后变得不独立。再比如,还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有需求很可耻,变得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自我表现。另外,刻意控制孩子的需求,还可能造成孩子在父母面前很听话,一旦父母不在时就乱来,形成一种不诚实的表演型人格。这些都是家长不希望看到的。
那么,应该怎么对待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需求跟培养孩子自控力有没有矛盾?答案是:培养自控力的关键不是刻意延迟满足,反而恰恰是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其实,延迟满足能力跟年龄有关,3岁以前是儿童情绪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家长应该尽量及时充分地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这样打好足够的基础,在孩子五六岁以后的时候适当限制他们,就比较容易。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对大人越信任,自我延迟满足的就时间越长。小时候对孩子越关爱,孩子就越信任,将来家长处理孩子需求就越灵活。
例如,对可以满足的需求,可以直接满足他。如果想适当延迟一下,也可以,但要告诉他原因。比如孩子要吃饼干,看看表也确实到了加餐时间,你可以这样说:“好的,妈妈明白了。这个时间我们确实应该吃点东西。不过稍等,妈妈要先洗洗手,帮你准备好餐具,妈妈还要给你准备一些水果,而且你也要先把手洗干净……”你可以边啰嗦边做,这样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需求,而且正在忙活着满足他,在整个等待过程中你都会陪着他。这样孩子会明白,等待有原因,他需要等待。这样就会帮助他更好地控制自己。
那对不能满足的事,一定不要哄骗。要明确告诉他原因。他可能会不高兴,但最终也会接受。这样,不论孩子的需求是需要延迟才能得到满足,还是确实不能得到满足,他都被告知了原因,得到了尊重;大人跟小孩间的信任关系没有改变,这样慢慢地小孩就会学会自我控制。
所以本质上说,自控力需要孩子自我主动去养成,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给她充分的信任和关爱,耐心地陪伴他去培养自控力,而不是一味地控制、干涉他。这正是我们平常容易对延迟满足误解的地方。这回,您搞清楚了吧?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延迟满足”——被误读的教育逻辑)(这件影响孩子终生幸福的事,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孩子不愿意让亲戚抱怎么办?
很多父母都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在孩子小的时候,节假日走亲戚时,家长希望孩子能和大人们增进感情,当爷爷奶奶等要抱抱孩子的时候,孩子却跑掉了。这时候家长就会自责,也担心大家会认为孩子没有教养。教育专家乔安娜·法伯(Joanna Faber)在《如何说话孩子才会听?》(How To Talk SoLittle Kids Will Listen)这本书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她也给出了解决思路。华尔街日报翻译了这篇文章。
首先,大多数心理学家认同,如果孩子们心里不情愿,就不应该强迫他们去拥抱或亲吻大人。家长可以告诉亲戚,“如果你们想抱他或者亲他,必须先得到同意,如果他说不行,你们得接受。”纽约的儿科医生、美国儿科学会发育与行为儿科执行委员会委员杰克·莱文(Jack Levine) 指出,如果家长因为孩子逃避社交互动而让他们蒙羞或者尴尬,那么会干扰孩子表达自我或者建立本体感。
其次,家长也应该避免大声宣布“她不过是害羞而已”,为孩子的沉默找借口。法伯说:“这种做法的危险之处在于,你会将孩子固定到某个角色里,一语成谶。”这样要想让孩子在未来做出改变恐怕会难上加难。当一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和登门拜访的客人打招呼和拥抱时,家长可以提供一种折中的办法。就是告诉孩子如果不想说话就不用和任何人说话,但是在别人和她说话时,她必须有所回应,并且和对方有眼神交流。这样可以给孩子减轻压力,也让孩子不失礼貌,而且不会强化孩子对自己害羞的看法。
再次,家长们也可以通过提前告诉孩子们可能会见到谁或者发生什么来帮助他们为聚会做好准备。有些家长会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拿出一只泰迪熊模拟打招呼的场景,并告诉孩子当他对泰迪友好地打招呼时,泰迪满心欢喜。还有一些家长会制作一个相册,里面是亲戚的照片和名字,这能让孩子对家族成员渐渐熟悉,理解亲戚们对父母的重要性。
最后,如果孩子仍然是退缩不前,可以给他们安排一项任务,例如帮客人们拿外套。如果大人们抱怨,法伯建议用“五字金句”:等他准备好。例如,“等他准备好,山姆会过来打招呼的。”
如何培养安全意识,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2017-11-24 Dr.魏 得到
下面是来自两个家长的提问,事关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孩子的性教育问题。Dr.魏给出了较为科学地建议。
一.
提问:我的朋友圈最近也被虐童事件刷屏了。着实令人气愤。理智想想,我们可以怎样最大限度地降低孩子遇到这种伤害的风险呢?
Dr. 魏回答:
- 给孩子挑选合适的幼儿园,从源头上规避风险。
第一步是查看办园资质,是否合格。老师是否有资格证。一个老师带多少孩子,决定老师花多少精力在孩子身上。教育部要求师生比是1:5到1:7,而这次出问题的亲子园是4个老师管100个孩子。
第二步看口碑,像我们吃饭点外卖要看点评,选幼儿园可以问问周围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作为参考。
第三步是亲自到幼儿园看看环境,老师和孩子的互动情况尤为重要,相信经过你的细心观察,园区的优劣自会下判断的。还有一点是看没有监控设备,如果是可以看在线监控的幼儿园,更好。城市里犯罪率日益下降、司机不敢胡乱开车,布满各个角落的摄像头功不可没。心有畏惧,才不敢肆意妄为。
每天了解孩子的情况。多跟孩子交流,既关心他在幼儿园的开心事,也留意他的负面情绪。是不是每次提到要去幼儿园,就特别抗拒,是不是害怕某个老师。偶尔不想去,或者一两次对某个老师有情绪,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是经常性的,那就要警惕了。
如果不幸,孩子遭遇老师的虐待,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情况轻,大人的关爱、支持可以让他比较快地恢复过来,你可以看看咱们在第87期讲过的韧性这个概念,指的是抗压力比较强。
这种能力帮助孩子击退消极的经历。如果情况严重,孩子持续情绪不稳定、行为絮乱的反应,要及时咨询心理咨询师,寻求专业的指导。家长做到情绪稳定也很重要,避免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
二.
提问:孩子不喜欢性教育绘本,我们家长该如何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Dr. 魏回答:
你有给孩子做性教育的意识,给你点赞!网上时不时有新闻报道性侵儿童的事件,给孩子做性教育很有必要,但很多大人却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了,这是错误的观念。
家长要明确让孩子明白身体哪些部位是隐私的,别人不能随便碰;当别人想侵犯自己时,要懂得辨认并拒绝;如果不幸遭受侵犯,不要因为恐惧、羞耻而不说。
现在我们很多父母都知道要给孩子讲性知识,但还是难免会感到尴尬。感到尴尬是正常的,你可以先练习如何讲,等淡定后再跟孩子分享,这样气氛会更好些。
绘本只是分享的一种载体,如果你家孩子暂时对这个方式不感冒,那么多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比如给孩子洗澡时,告诉她是因为要洗澡,所以脱衣服,平时没洗澡,不能脱。告诉孩子私密部位的名字,那里不能给别人看到和摸到。大人要做好示范,换衣服要到房间里,上洗手间要关门。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想让孩子学会什么,首先自己要注意起来。
— 完 —
以上内容,出自专栏《Dr. 魏的家庭教育宝典》更多育儿问题,他将在专栏中和你分享,点击下图订阅专栏,让你的孩子享受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
未来你的孩子会被淘汰吗?
不知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你应该怎么培养孩子,才能让他适应20年后的需要?最近,职业规划师古典有个演讲,他从反面告诉我们,未来的职场什么人会被淘汰。
首先,像什么国际贸易啊、计算机工程啊,这种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会被淘汰。道理很简单,因为理性思考电脑更擅长啊,所以这些工作机器人就能干。未来需要感性思考力强的人,什么是感性思考力呢?比如,苹果成功靠的是好的概念;小米靠的是用户的参与感;海底捞靠的是人性化的服务,那些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儿的人会活得更好。
其次,想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份工作的人,会被淘汰。现在,世界五百强的平均寿命只有40年,未来行业的改变会更快、更不可测。所以,适应比规划更重要,我们别再给孩子定什么人生目标,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多做选择多做决定,未来他才能更好地拥抱变化。
最后,要让孩子具备幸福能力。中国人均GDP很快会超过8000美元,一旦超过了这条线,幸福感和赚多少钱就没那么关系紧密了。我们的教育,也要从对“强”的追求,转变为对“美”的追求。
所以,感性思考力,应变能力,幸福感和美感,才是我们培养孩子的方向。
本文源自:未来30年孩子所面临的职业世界会是怎样的
什么是早教
早教从广义上说指人从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从狭义上说,则是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大部分父母认为早期学习就是让孩子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让孩子在开始接受正式教育前做好充足准备。面对这样的早教,许多教育学者都提出反对,他们强调孩子需要解放天性,提前学习只会造成孩子的负担,没有过多益处。
1 | 早期教育首先要注重“科学性”,孩子的生理、心理、大脑和运动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此外,早期教育必须关注“社会性”,把理论和具体家庭及社会环境紧密相结合起来。 |
早教不是提前教育
早教越来越被人所熟知,但总是会被狭隘化使用。将早教等同于学习应试教育的内容,显然是不妥当的。早教更准确地说是指每个孩子个体发展时,家庭给予他的所需要的早期教育:0~6岁期间的家庭教育,不是提前教育。孩子的成长周期有他一定的规律,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不要让孩子快速接触到应试教育,正所谓童年只有一次,弥足珍贵,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
早教的基础是家庭
谈论早教、良好的早教,其基础必须是基于家庭的。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对孩子有要求,那首先家长自己也必须做到“言传身教”。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连这些基本的都做不到,反而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机构去做到,则无异于缘木求鱼。我们每一个人性格或行为特质都有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影响,这恰恰源自于他们日常的言行举止,这也会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早教是个性化教育
大部分的父母,其行为都只是围绕着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于是才会出现“依样画葫芦”地照本宣科教育孩子。但这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孩子在接受行之有效的教育。孩子就是孩子,而且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尊重孩子成长的基础上,营造有着自身成长规律的环境和良好的家教氛围,才能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何要早教
早教是胎教的自然衔接,在胎儿出生前,一部分父母会给宝宝做胎教,比如胎教音乐、胎教语言、胎教抚触等,这些刺激会在胎儿的脑部形成一定数量的信息,并且对胎儿的感觉器官、大脑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促进神经元结构的形成。其实,对新生儿的教育是胎教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也是胎教和幼儿早期教育的衔接,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早期智力,意义重大。
三年的大脑发展黄金期
宝宝从出生到6个月之内是大脑细胞增殖的高峰期,到3岁以前则是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高峰时期。新生儿和胎儿一样,不仅需要充分的营养供给,还需要外界给予持续不断的适度刺激,才能进一步地促进他的神经系统发展。所以,胎教和新生儿的早期教育是互相自然衔接的。
早教游戏
孩子刚出生时,他的大脑发育度只有25%,但当孩子3岁时,其90%以上的大脑发育都已经完成。 为了让孩子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父母就需要给孩子提供各种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
金宝贝很早就提出让孩子“有目的的玩”,从而让父母知道游戏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渠道。包括对于音乐、艺术等的启蒙,都离不开游戏作为最直接的学习和体验的管道。
感觉+视觉+触觉的刺激
孩子出生时大脑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神经细胞还未成熟,神经纤维也没有完整的髓鞘,相互之间的联系几乎没有形成。在宝宝刚出生时,就应当给予他大量的感觉器官刺激,通过感觉细胞传达到大脑,这样才能促进神经细胞的成熟。另外,同时还要给予他各种声音的刺激,其中包含语言和音乐。这种适度和适时的感觉、视觉、触觉的刺激,也正顺应了早期教育的内容,两者之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
婴儿期是早期教育的启蒙期
看着新生儿纯真无邪的小眼神,父母总会觉他除了吃和睡外什么都不懂,怎么教育呢?其实,新生儿出生后就能从各种嘈杂的声音中辨认出自己的母亲,只是他的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告诉你他有多聪明,所以千万别小看他的能力。如果说新生儿只知道吃和睡,那么人生的早期教育就应该从婴儿期的吃和睡抓起。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教育孩子迟早要做,那为什么不早点开始呢?父母越早开始做出这方面的努力,孩子将来为此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小,但收获一定不小。
规律应该从婴儿期建立
美国的心理学家对那些智力超群的孩子研究发现: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规律,且睡眠质量佳。相反地,对那些有多动症的孩子研究发现:他们在婴儿期都有不规律的睡眠习惯,且睡眠质量不佳。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也证实:父母能否成功地就婴儿的吃睡问题上建立好规律,这件事对孩子将来的情感发展和认知等都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这不仅会关系到孩子身体是否健壮。其次,还会影响到他的智力、行为的发展。以美国为例,无论是科学的育儿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知识书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即遵循规律,并且呼吁这样的界限设定应该从婴儿出生后就开始。
婴儿期问题对成年后有影响
对婴儿的“早教”可以从规律的喂养开始,给他建立每日吃、玩、睡有节律的生活,这也是宝宝拥有良好睡眠的前提,对他的智力发育有所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在孩子还是个小婴儿时,就会训练他独自睡觉,但国内的父母则截然相反。其实,在“同床”这件事上,宝宝如果从小在睡眠上就养成了对父母的依赖,这就会让孩子丧失与身俱来的独立自然入睡能力,成年后也会造成一些行为、情感发展上的不独立、怯懦、依赖父母等问题。
感官能力培养关键期
感官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新生儿时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这也是他发展自身能力的黄金时期,切勿错过。比如,孩子出生后2~3周,他的眼睛就具备了认知色彩的能力,此时可对其进行视觉方面的训练;2~3周大的孩子还能聚精会神地听声音,此时就可以给他播放之前胎教时播放过的音乐,以此来唤起他对音乐的回忆和感受。此外,父母还要抓住这个事情,尽可能用简单的单词说给他听,训练他听音,为他日后学习说话作好准备。在情绪教养方面,此时的孩子也是最易接受的时期,父母要养成日常亲切对话的习惯,这对于孩子良好情绪发展有莫大的帮助。
早教教什么
作为父母,需要具有思辨的头脑,不要因为看到别人说错就是错,别人说对就是对,尤其是在针对孩子的成长问题上。父母需要客观分析自己在面对孩子教养问题上的不足,甚至是错误,理性思忖孩子成长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以及作为父母的需求是什么,两者之间如何达到平衡。当父母拥有了自我反思的能力后,也才会有教育的审美能力,才会产生有质量的选择,知道孩子早教该学什么。
早教首先教育的是父母
早教首先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本身。孩子的成长是建立在父母的自我成长之上的,因为所有教育的选择都是父母思想的体现。如果不能从两人世界的夫妻成熟蜕变成三人世界中的父母,那么就极有可能会对早教做出错误的判断:一种是早教等同于应试学习;一种是认为早教不需要。只有当父母能够正确认识了早教,才会能意识到陪伴孩子成长才是早教的核心价值,父母的角色无人能够替代,这也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只有父母学会了如何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并且在相处的过程中理解孩子的行为,通过不断完善自我、家庭的教养氛围,从而才能在家庭环境中给予孩子成长所需要的成长元素,这才是早教学习的第一步。
在家庭教育中汲取素材
早教需要父母根据家庭情况进行选择,所以父母需要根据孩子早期发展的个体差异,全方位的考虑孩子成长的需要都有哪些,能满足孩子哪些需求。比如,一个搞艺术工作的母亲,她的家庭就充满了艺术氛围,所以她可以提供给孩子足够的认知艺术的机会和艺术体验。在农村生活的家庭,可以借助先天的自然条件,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并了解自然风貌。
通过外界获得成长机会
父母作为早期教育的实施者,并不能包办所有的家庭教育。因为,当父母客观地分析自我后,会意识到在某些方面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对孩子早教的部分时,就可通过外界的资源来完成对孩子早教的补足,比如幼儿园、早教机构等。但这种补足必须结合孩子的特点、父母的能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补。比如,一个不知道应该怎么和孩子玩的父母,就很可能需要借助一个亲子班来开拓自己的思维,从而学会如何与自己的宝贝玩耍的技巧,这就是一个补全的过程。
早教重在心智培养
人生下来就进入了家庭,在家庭中就已经开始在接受早期教育。如果将早教延伸至孩子出生之前,即母亲肚子里的胎教也可称为早教,可见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此外,早教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培养,比如体能、智能、心理能力。比如,一个人如果没有从小建立起自信心,那么他就不可能会想要自发地去做事,即使他具备了做事的技巧,但他也会自我怀疑,一旦在别人的敦促下去进行,只要有一些小小的困难就会绊倒他,因为在心理上他缺乏成事的信念。所以,让孩子从小感受到来自家庭给予他的安全感,父母教会他的意志力,从生活中领悟到的目标感等,其实这些远比其他学习技能都重要得多。
陪伴的价值
在时间、金钱和陪伴这三个方面中,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更愿意付出的多半是金钱。然而,在孩子成长这件事上,多花些时间和陪伴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上,远比多付金钱更重要和有效,尤其是在孩子人生头一个5年里。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想要培养出出色的孩子,则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陪伴,有时这样的付出是无可估量的倍值。
当小婴儿嗷嗷待哺来到这个世上时,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觉得:眼前这个小不点那么小,一定什么都不懂。所以,他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在孩子成长的最初5年~6年的光阴中,父母并不是无可取代的,于是隔代教养的现象在如今屡见不鲜。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在孩子成长的最初几年,乃至孩子成年之前,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父母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孩子,那就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地做出不同的、更好的方式来培养孩子,并扮演好作为他人生中第一位导师的角色。
做好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日常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比如,当父亲在遇到交通堵塞时能保持平静,处变不惊时,那么他的孩子就很可能从中学会自我控制。当母亲在逛街时,只是随手把地上发现的杂物捡起,那么他的孩子就很可能从中懂得什么是社会公德心。当孩子看到父母对服务员表示感谢时,他们也就学会了礼貌待人和尊重的含义。如果父母是信守诺言的人,那么孩子自然知道什么是信任。
早教的基础是家庭
谈论早教、良好的早教,其基础必须是基于家庭的。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对孩子有要求,那首先家长自己也必须做到“言传身教”。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连这些基本的都做不到,反而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机构去做到,则无异于缘木求鱼。我们每一个人性格或行为特质都有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影响,这恰恰源自于他们日常的言行举止,这也会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金宝贝
1976年,在美国的三藩市
,两个孩子的母亲琼·伯恩丝女士创立了第一家GymboreePlay&Music金宝贝早教中心,从此欢声笑语不断从这里传出。Gymboree是伯恩丝女士自创的单词,她的灵感来自于“Jamboree”与“Gym”。Jamboree是美国南方一种嘉年华的名称,代表无穷欢乐;Gym有运动的含义,也是Growing Young Minds的缩写,即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合在一起,寓意着一个亲子专属的欢乐成长园地。
经过近40年的变迁和发展,金宝贝已经从早教专家,发展成为儿童成长方式的引导者,涵盖早教课程、父母课堂和游戏玩乐。金宝贝始终用心了解孩子,教会爸爸妈妈们,如何让孩子成为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
育乐Play
发现孩子的兴趣,提供适龄有趣的游戏,在过程中不断探索自己的能力,如空间感、对自己身体的控制等,从中体验到尝试、失败、成功的快乐,而家长也在观察、陪伴、协助、引导和与其他家庭的交流中,发现孩子的特别之处。
音乐Music
20种音乐风格,丰富乐器的使用,结合听、唱、舞蹈动作
和即兴表演,鼓励并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让家长掌握与孩子共同探索音乐的方式,见证孩子从吸收到表达的音乐之路。
艺术Art
别出心裁的艺术工具、意想不到的艺术材料和妙趣横生的创作过程丰富孩子对自我和环境的表达和探索,进而提高孩子的表达力、专注力、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打破家长对传统艺术的理解。
学校技能School Skills
真正影响孩子的不是知识储备而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其中社交技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课程中我们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需求、平衡他人的需求,学习沟通、合作、自我管理并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这些技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环球宝贝 Global Kids
5岁前游历世界上24个国家、地区在金宝贝早教的课程中得以实现。我们将学习世界各地打招呼的方式,通过孩子喜欢的游戏、歌唱、舞蹈及手工制作让他们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生活技能Life Skills
生活中有很多美需要带着孩子去发现;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需要孩子提前准备好;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带着孩子发现不同的乐趣。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孩子有机会、有能力了解更多知识,他们也在学习中观察、了解和锻炼自己。
早教课堂
让孩子成为孩子!
当我们忘了如何玩乐时,童年已经远去了,那何必还在可以尽情享受童年的时候变成小大人呢?
金宝贝始终用心了解孩子,教会爸爸妈妈们如何让孩子成为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
在早教课堂,我们坚持让全球的父母:
1、蹲下来,从宝宝的视角,去理解宝宝的需求
2、亲身示范,用宝宝的方式,教会宝宝学习
3、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玩乐吧,仿佛又回到童年.
我们的理念
为了提升中国父母“育儿商“、带给中国家庭“快乐力”,金宝贝提出并践行六大早教理念,而这六大理念也被奉为“早教哲学”、深受中国家庭的熟悉和喜欢:
快乐中学习 Fun! 游戏+体验=学习 Play+Experience=Learn
在金宝贝,我们强调快乐中学习,我们认为,游戏加体验等于学习,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体能、社交能力和人格等成长所需的关键养分。在金宝贝,我们让父母重回到童年,和孩子一起尽情玩耍。在变化和乐趣中重复 Repeat with Variety & Fun
在金宝贝的课堂上,您可能会看到孩子在探索一个活动时总是喜欢重复十几甚至几十次,这在成人的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样的重复却使孩子得到极度的满足。因为“重复”是他们学习的最好方式。重复是孩子学习必经的过程。通过重复,他们形成记忆,理解原理,也建立自信。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将重复变得更多样和有趣吧。跟随孩子的发育步伐 Follow Kids’Lead
无论是孩子的生理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金宝贝早教依据孩子发展规律进行分阶教育;老师在课上会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特点,协助孩子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游戏方式,把孩子的特点用在最能发挥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长处。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Each Child is Unique
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自尊心、自信心的基础。只有理解孩子的独特性才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对父母及家庭的重要性,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帮助他们建立“我是不同于别人的独立的人”这样的信念。给孩子“肯定”的环境 “Yes” Environment
“肯定”您的孩子能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在金宝贝,您会经常听到充满肯定的词语:”Excellent”,”Wonderful”,”You’re doing so great!” 。我们知道给予孩子“肯定”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成功欲”,因为孩子的自信心,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往往来自他人一句真诚的鼓励和赞美。金字塔的学习方式 Play Pyramid
在金宝贝的育乐课,丰富的设备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探索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这里,孩子们的学习一切由“发现”开始,允许孩子去”发现“能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并解决问题的机会。从“发现”到“游戏”到“练习”再到“掌握”的机会,我们把孩子这样的学习方式称之为“金字塔的学习方式”
在金宝贝的早教课堂上,老师和爸爸妈妈们又是如何实践这六大理念的呢?我们将通过课程上的实拍,让你走进课堂、深入了解六大理念是如何被运用到每一天的课堂上的。
育乐课程 (0~5岁)
育乐 Play (0~5岁)
根据宝宝的月龄特点分为七个阶段。 课程提供适龄有趣的游戏,帮助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让宝宝在过程中不断探索自己的能力,如空间感、对自己身体的控制等,从中体验到尝试、失败、成功的快乐。
0~6月 Play 1
小小观察者
新生儿所来到的世界与之前居住的子宫完全不同:它黑暗与明亮交替、时而安静时而充满各种声音;因此,生命中的第一个半年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来适应这个新的外界。通过丰富感官体验和您的关爱,感觉安全,对外界产生好奇,完成对世界的第一步学习和对您的信任。
6~10月 Play 2
积极的行动者
6-10个月的宝宝完成了对外界的初步学习,婴儿的发展迅速进入到生命中的第二个半年。婴儿通过对您的熟悉来分辨陌生人,通过和你对话掌握口音、语音,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掌握对周遭产生影响。这个阶段,他急于与外界发生连接,开始有目的的学习。体能的提高帮助他的活动范围变大,您的陪伴除了保护他的安全,更是他学习时的重要参考对象。
10~16月 Play 3
双向交流者
认识新事物和陌生人的过程中,孩子大脑中的神经突触迅速连接,形成记忆来应对外界。除了会动、会看、会听、会摸这些外部表现外,您与他相处的方式已经储存在他的大脑里,影响他和其他人的互动。将近一年对外界的学习和与人的相处,让孩子已经累积了对大量生活用词的理解和对人的好奇,我们会看到他咿咿呀呀似说似唱的表达。
16~22月 Play 4
问题解决者
能跑能走能踮脚一跳,孩子进入到生命中一个令自己兴奋的阶段:他可以不受控制,自由行事了!这是孩子与母体第二次划时代的分离,标志着孩子离独立又迈进一步。体能所带来的兴奋让孩子原本发展的语言能力暂时抑制,通过独立的运动他们逐渐发现”我“的概念——我能用我的身体做什么?我能用我的能力达到什么效果?我要做!这个阶段
22~28月 Play 5
创意思维者
进入生命中的第二年,孩子的眼神和表情有了更多丰富的内容。他们能灵活的运动,能用简单的词、甚至句子和一些手势来表达自己,能在您的陪伴下和同龄人开始互动、游戏。生活里、游戏中,我们常常能从孩子那里听到一些有趣的词,做一些可爱的动作。这些自编、自导、自演的可爱行为,是孩子想象力的起步,2岁的他们,成为“创意思维者”
28~36月 Play 6
逻辑思维者
能自己看故事,自己玩玩具、过家家,孩子的想象能力在进一步发展。喜欢问“为什么”,也乐于回答您的问题,童真的解答方式让您忍俊不禁。这些能力帮助他们享受角色扮演的游戏,并从游戏中巩固生活知识、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对重复被提出的规则的理解也慢慢清晰。
3~5岁 Play 7
理性的思想家
3岁的孩子迎来独立的关键期,即将步入幼儿园离开父母对他们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他们应对的方式来源于过去的经验和自身的本能,看似成熟的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让他们看起来像“大孩子”了,他们爱思考。智力和体力在不断发展,字母和数字是他们的最爱。
音乐 Music (6个月~5岁)
金宝贝音乐课程:20种音乐风格、乐器的使用,结合听、唱、舞蹈动作和即兴表演,鼓励并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让家长掌握与孩子共同探索音乐的方式,见证孩子从吸收到表达的音乐之路。
6~16月 Music 1
积极的聆听者
在学会说话前,孩子在学习语言;在不会唱歌前,孩子同样可以学习音乐。你们知道吗,婴儿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会对听到的歌曲有所记忆,5个月大的宝宝就可以记住音乐播放的顺序并察觉到音调、旋律和节奏的变化。跟随音乐与宝宝互动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并帮助宝宝的人格发育。
16~28月 Music 2
活跃的舞蹈家
孩子对音乐的探索就是一个从吸收到表达的过程,16到28个月是孩子学习语言的萌芽期,这时段的孩子已经慢慢能从单字转化到叠字的哼唱,他们还能跟随音乐进行律动的同时吸收音乐的元素,配套使用操作简易的打击乐器,让学习充满成功的乐趣。
28月~5岁 Music 3
音乐大玩家
28个月到5岁的这群孩子随着孩子智力和体力的成长,音乐游戏更多样更有组织,孩子在麦克风前演唱时,伴随音乐起舞时,处处流露着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艺术 Art (18个月~5岁)
金宝贝艺术课程:别出心裁的艺术工具、意想不到的艺术材料和妙趣横生创作过程丰富孩子对自我和环境的表达和探索,进而提高孩子的表达力、专注力、动手及审美能力,打破家长对传统艺术的理解。
18~24月 Art 1
艺术探索者
动静结合的活动,丰富有趣的工具,自然培养出对艺术的好奇和兴趣。18-24个月的孩子通过工具锻炼出手部能力,而这能力是孩子具备探索艺术的基础,刚度过口欲期的这群孩子对艺术的接触会从感官学习开始,比如让孩子摸触毛茸茸的刷子、黏黏的胶棒,粗糙的纸,与不同材质的小东西进行触觉体验。
2岁~3岁 Art 2
艺术表达者
2岁-3岁的孩子随着动手能力的不断增强,生活的积累和发掘,丰富了孩子艺术的表达,更适合更多工具的探索来完善精细肌肉的发育,并掌握更多工具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提高创造力。同时,孩子对表象在头脑中的建立能通过艺术创造化为表达,在不会说话之前,就能通过艺术的载体进行对自我和生活的表达。
3岁~5岁 Art 3
小小艺术家
3岁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期,随着孩子语言,体能,认知,社交,情感的增长,他们在艺术表达上也更加的成熟精准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自己的艺术创作联结在一起,并为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加上意义。
哈佛大学博士教家长们怎么“打”孩子
教育孩子要掌握四个基本原则:
- 不占有原则
- 爱和规矩的原则
- 情商先于智商原则
- 共同成长原则
孩子不听话,家长可以打,必须先学会如何打,要掌握四个原则:
其一,不能在发怒的时候打孩子,不能借助打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打孩子是因为规矩而打,不是因为愤怒而打,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触犯了规矩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也是在给孩子‘做规矩’”。
其二,不能用手打,也不能用鞋子打,一定要用杖打。 “要让孩子明白,不是父母不疼爱他才打他,而是因为他犯了错,父母不得不打他,而父母充当的是一个执行者。‘杖’就是规矩的具体体现,要让孩子害怕规矩,而不是害怕父母。”王涛说,如果让孩子从小有这样的观念,长大以后将会成为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其三,家长打孩子前,一定要与孩子有语言交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 “不是爸爸打你,是爸爸不得不打你”。
其四,打孩子需要爱。 孩子犯了错,父母也要一起受罚。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王涛博士还剖析了在教育孩子方面,中国父母与西方父母的差别,他认为现在的年轻家长要做既有爱又讲规矩,二者高度平衡的“严格型”父母,而不应做溺爱型、放任型以及严厉型的父母。
他现场举了一个例子:中国孩子走路时不小心绊倒,中国父母通常会一个箭步冲过去,赶紧把孩子抱起来,神态紧张,表情夸张,大呼小叫,心疼得不得了,结果孩子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殊不知孩子摔跤时自己已经很紧张了,这样的处理方式不能起到缓解紧张、安抚的效果,孩子一般反映为大哭,要妈妈抱。”
王涛说,更有甚者,很多中国家长会把绊倒孩子的地方打两下,以此来安慰孩子。“时间长了,会让孩子认为,一旦犯了错,首先要怪罪环境和他人,这样他还会自己负责任吗?”
与中国父母不同,美国的父母处理起来分为三部曲:
第一,父母会走到孩子绊倒的地方,蹲下;
第二,语气平静地轻声问孩子两句话:你没事吧?需要帮忙吗?“这样孩子会比较快乐地恢复,自己站起来,并向父母表示感谢”;
第三,父母会指着孩子绊倒的地方告诉他,“宝宝,这里有一个小坑,下次走路时要小心。”王涛博士说,美国父母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绊倒了,主要是自己的责任。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朱为模博士:别错过孩子大脑黄金发展期
什么是大脑“黄金发展期”?
聪明的大脑使人类在不到1000万年的“很短” 的时间内便主宰了地球,因此大脑可谓是人类的“生存器官”。大脑也因此成为人能量消耗的大户 (虽然人脑的重量约为1.5公斤,只占人体比重的2-5%,但却消耗人体20%的能量;相比之下肾脏只需要12%,心脏只需要消耗人体7%的能量)。
孩子从出生到5岁之间是大脑的“黄金发展期(Window Opportunity)”。刚出生时,婴儿的大脑只有成人的25%;到了3岁,已经达到成年人的80%;到了5岁时,儿童的大脑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90%!
大脑的发育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简单到复杂。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的基本结构是通过一个持续的过程,开始于出生前和持续到成年后构成。简单的神经连接和技能先开始形成,其次是更复杂的电路和技能。在孩子出生以后的几岁以内,每一秒钟都有700至1000个新的神经连接与形成,在此期间快速递增,连接是通过一个称为“修剪(Pruning)”的过程,它允许大脑回路变得更有效率。 脑结构是由数10亿跨越大脑的不同区域的单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些连接使专门从事各种不同的大脑功能神经元之间闪电般地快速通信。
婴儿出生时的神经连接 到了2岁时的神经连接
虽然神经连接过程贯穿人的整个生命,但“黄金发展期”却是建立神经连接最活跃的时期,更重要的是“黄金发展期”形成的连接是未来大脑发育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当今科学界对人类大脑发育最新的科学研究结论是:人类虽然可以,而且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但早期(尤其是“黄金发展期”)对大脑的开发,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Never Too Late, But Earlier Is Better; Pat Levitt , 2009;见下图)
图示:左边一条曲线表述孩子大脑的学习敏感性与年龄的关系(即:年龄越小越敏感);右边的曲线表述改变大脑需要的努力和投入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即:年龄越大,努力和投入的需要越大)
先天和后天的互动关系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经历的相互作用塑造了发育中的大脑,而先天的基因必须通过后天的重复使用形成和加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幼儿的大脑如果没有“发球”和“接发球”的重复,即父母、家庭、其他亲密的照顾者,以及社区和玩伴们之间的互动,孩子的大脑发育将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会给他(她)未来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
比如当前中国农村及边远地区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父母为了外出打工,将幼儿甚至是婴儿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许多孩子一年才能见到父母一到两面,其潜在的问题与后果,将会在未来的数年间或十数年间集中爆发。
研究也表明,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交织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大脑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器官,它的多种功能彼此协调,良好的情感和社会能力为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综合在一起,它们就是大脑结构的“钢架混凝土”。
儿童学龄前阶段所形成的身心健康和社交技巧会令他(她)终身受益。相反,恶劣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影响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导致孩子们在学习,行为,生理和心理健康上都可能产生问题,终生受到影响。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遇到不良的环境,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并激活广泛的生理反应,以准备应对威胁。短期反应属于正常,但 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就会损害大脑神经连接的发展,特别是大脑的认知区域。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幼儿大脑的早期干预?
生命早期的不良刺激,会损害大脑的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在这一点上,我可以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我们知道造房子都是先从地基开始,如果地基薄弱出了问题,那么房子的质量和承力强度将来肯定会发生问题,而且难以弥补。如果我们能抓住幼儿大脑的“黄金发展期”,对孩子的大脑施以正确的刺激与练习,那么您的孩子在学习、行为和健康发展方面将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且毕生受益无穷。
推荐一个“手巧心灵”小练习:和妈妈一起做馒头
- 让孩子一起参加和面,用小手体会面粉、水和擀面杖不同的质感和重量;
- 和好面后,用面团做成不同“几何”形状的馒头(如圆,方,三角等);
- 用葡萄干和红枣在馒头上作画(笑脸或小动物),或写上数字;
- 馒头蒸好以后,与孩子分享作品并加以表扬,同时总结烹饪的过程(要做好准备宝宝可能不肯让你吃掉他(她)的作品哦!)。
史上最全挑食诊断 宝贝从此好好吃饭
※小贴士:宝宝的其他挑食原因
◢缺锌或缺铁:缺少锌或铁元素可能导致孩子偏食、挑食,但锌和铁不能乱补,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便秘等肠道问题:如果孩子有肠道问题,势必会影响胃口,不过这是暂时的。
◢口腔疾病:娇嫩的口腔如果有不适的情况,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造成挑食假象。
◢食物过敏:如果孩子有食物过敏的情况,那么这些食物就会自然被“挑”走。
◢辅食添加不当:不恰当的辅食添加会破坏孩子的饮食习惯,间接造成挑食、偏食等情况。
分龄让孩子好好吃饭
了解了宝宝挑食背后的种种原因,你会发现,其实父母的好心态就是让孩子好好吃饭的关键。你要做的是给自己和孩子多些耐心、多些时间,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餐桌上全家人一起愉快地进餐。我们还特别请知名育儿专家钟佩菁准备了分龄餐桌培养方案,助你收获更多育儿灵感。
●0~1岁 饮食习惯启蒙
宝宝从6个月开始尝试辅食,目的在于体验固体食物,并逐渐接受它们。我们最好选择宝宝状态最好的时间让他们尝试,也不要因为宝宝吃得不多就担心营养问题。1岁之内,孩子的营养来源主要还是奶类。
另外,在家人吃饭的时间,我们可以让宝宝坐或躺在餐椅里,在餐桌旁看着我们吃,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宝宝对吃的兴趣,也为宝宝将来和家人一起吃饭奠定基础。
●1~3岁 餐桌习惯养成
孩子开始从小婴儿变成大宝宝了,他们开始要上餐桌吃饭了,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和家人一起吃饭的习惯。不少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吃饭时间和孩子的错开,认为这样“自己吃得太平,喂孩子也方便”。可孩子们不喜欢这样,他们的小脑袋会想“为什么你们已经在看电视,而我却要吃饭”,特别容易分心。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不断尝试新食物,并逐渐和大人的饮食结构达成一致的关键时期。大人们渐渐不需要专门为孩子做饭,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全家人饮食的丰富性,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味。此外,1岁的孩子就能尝试自己吃饭,虽然可能吃得很“脏”,但自主性和成就感往往给孩子好胃口,也会增添吃饭的乐趣。
3~6岁 餐桌习惯巩固
这个时期的大孩子们不但可以吃饭自理,还可以参加一些与吃饭相关的劳动,如:剥豆、洗菜、和面,饭前摆碗筷、饭后收餐具等等。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不但非常乐意参与,还能做得相当好。不过,切忌在餐桌上和孩子提出“这是你自己做的,一会儿要多吃一点”的要求。因为孩子需要全情投入到劳动过程中,而不是接受“多吃点”带来的压力。
亲子一起入厨也是这时期可以带动孩子饮食兴趣的好方法。有心的父母可以找一些食谱,和孩子一起DIY美食,譬如试着用面包做一个小猪,用黄瓜、番茄做拼图,这些食物可以像玩具一般吸引着孩子,让孩子边“玩”边吃。(这里给“玩”加上引号,因为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玩耍。孩子不离开餐桌,注意力集中在吃上,比如,他们可以先吃猪耳朵,再吃猪鼻子,或先做“Green Eater”把盘子里的绿色食材都吃掉,再做“Red Eater”,消灭红色的食物。)这么吃饭自然开心,胃口也开了。
※小贴士:你是“挑食制造者”吗?
营养学研究表明,口味和饮食习惯90%以上都是后天培养的。通常,如果父母有以下这些行为,宝宝挑食的概率会高很多:
1.父母本身就会挑食、偏食。
2.在孩子的饮食行为中,总会过度掺杂奖励、惩罚。
3.对于孩子的营养概念模糊,不清楚一天应该给孩子提供多少次用餐。
4.每天让孩子摄入的牛奶、果汁和饮料过多,造成孩子正餐时没有胃口。
5.进餐时间,总是姑息孩子看电视或是分心做其他事。
6.随时随地为孩子准备“厌倦食物”的替代品。
7.喜欢在餐桌大战中占上风,并表现出极强的控制欲。
8.总是渴求孩子将食物统统吃掉,不管他是哭是闹,只要吃完就很开心。
父母怎么做,能让孩子感觉安全和自信
Predictability的意思是“可预期性”,对于孩子来说,她需要这种感觉:虽然她无法控制一切,但是她了解并能预测其中的一些部分。
其实,作为成年人,我们也很需要生活中的“可预期性”。如果我们知道今天要做些什么,哪怕再忙,我们也能从容应对。“可预期性”让我们心里有底,感觉踏实。反之,如果孩子突然病了,股票突然跌停,……突发事件往往让人措手不及,甚至引起焦虑和不安。
这几年,心理学研究中也发现“可预期性”与“安全感”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初期安全感的建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帮助他们建立“可预期性”。
刚出生的小宝宝就会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每当家人听到宝宝的哭声,就会立刻回应,于是,宝宝就在意识中逐渐建立起一条“预期”:当我表达需求的时候,就会有人来回应我,不必担心。我们都知道规律的生活作息对孩子的重要性,当孩子知道起床之后可以做什么,吃饭以后会发生什么,……可预期的生活,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生活中“可掌控的部分”让孩子感觉安全、自信。帮助孩子建构“可预期性”的窍门很简单:有规律地重复重点的部分。而在需要改变和转换的时候,尽量预先告知,并给与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理解和消化,由于“不符预期”而带来的冲突和不安。这里把我曾经读到过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孩子的生活需要是‘绘画般’的,是他们可以‘看见’的,感觉‘明确’的。”
iPad,让我欢喜让我忧
Gymbo发现,好多孩子玩电子产品比大人还“溜”,其中,就少不了手机和ipad,一只小小的ipad,似乎变身成了他们的“玩伴”。
有调查称,玩ipad、iphone对孩子视力屈光度(指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的度数)和疲劳程度的影响,响远远大于电视、投影。打个粗略的比方,看10分钟ipad,就相当于看了30分钟电视。 Peggy给自己的孩子制定了一些使用ipad的规则,因为她知道,这并不仅仅保护了孩子的视力,其中,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厨房钟响了,慌忙中丁丁把ipad的封面合上,严肃地看着我:“为什么时间这么短?”“5分钟就是这么长的,”我很平静地回答他。“不要!我不要5分钟!”丁丁大叫,哭起来。我在他身边蹲下,柔和地,我说:“宝贝,5分钟是我们约定好的呀。”“我——不要!”丁丁生气地大叫,同时把手中的ipad重重的摔在地上,顿了几秒,他伤心地大哭起来。ipad因为被一个挺厚的橡胶护套裹着,并无大碍。我轻轻地把它拿起来,放回我的包里。然后,我从书架里拿出一张白色的A4纸,用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三个方格,接着贴到门上。房间里只有丁丁的哭声,我的心揪在喉咙口,不知道这场恶战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下去……
ipad是苹果公司在2010年大概5月的时候发布的新产品。那时,我正在美国出差,同行的同事回程时,几乎人手一台,而我却没有买。我非但自己不买,也明确告诉Raymond,希望他也别买。虽然那时ipad还没有显现出日后变成儿童玩具的趋势,但直觉中,我已经视它为育儿中,比电视更可怕的“洪水猛兽”。
我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关于电视对儿童的影响,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琳达•帕加尼和美国鲍灵格林大学以及密歇根大学的同事,曾经做过专门的研究,涉及1300多名1997年或1998年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的儿童。他们发现:看电视是一种消极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消极的体力活动。生命早期,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逐渐养成,这一时期看电视具有非常消极的长期影响。如果一个2岁的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1.2小时,那么在他十岁的时候,数学能力低6%,体育活动时间减少13%,垃圾食品摄入量增加9%,学业、社交和健康状况都受到影响。说的更直白一些,看电视会让孩子变笨,变懒。而电子游戏在这方面的功效,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就在最近,《成都商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3位眼科医生通过实验发现,玩ipad、iphone对孩子视力屈光度(指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的度数)和疲劳程度的影响,响远远大于电视、投影。打个粗略的比方,看10分钟ipad,就相当于看了30分钟电视。
在金宝贝工作多年的我,一直信奉自己才是孩子们最好玩具、玩伴、老师,所以我一直严格管理着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并坚持不让ipad进门,直到前年的圣诞节,一台ipad mini被装在一个漂亮的盒子里并系着缎带出现在我的面前。与它近距离接触,我才发现,ipad原来那么有魅力,那些专么为儿童学习设计的Apps更是出彩。我发现,它是一件我拒绝不了也不应该拒绝的好东西,它从很多方面确实有效地提升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问题的关键在与,我们该怎么用好它。
于是,我制定了一些使用ipad的规则:
1.每天在ipad和电视中,只能二选一
2.每次使用前需要和父母约定时间,最长不超过10分钟(厨房钟计时)
3.每天使用ipad最多一次
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事实上它发生在1年多前,我第一次执行规则的那次。那时的丁丁对5-10分钟的长短还没有太多概念,他觉得5是很大的数字了,却又玩不过瘾,大发脾气。在他哭闹的那一刻,我发现ipad的另一个好处——训练自制力,让我真正地喜欢上它。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从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通过对幼儿的棉花糖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自制力的心理学经典实验,并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在实验中表现出更强自制力的孩子们长大之后,也更有成就。 现在的孩子们不会再像当年那样对棉花糖趋之若鹜了,但他们如果能在ipad的诱惑下,管理好自己的行为,我相信那是了不起的。
丁丁的哭声渐渐平缓了。我再次蹲到他的身边,搂着他,感觉他的身体也慢慢放松下来。“妈妈对不起,”还是丁丁先开了口:“ipad摔坏了吗?”“没有,”我尽可能平静而温柔地说:“不过,因为你刚才摔ipad的行为,你在接下来的三天里都不能用它,”我边说边指了指贴在门上的纸。丁丁抬头看了看,猛地倒吸一口气,似乎又想哭。我立刻搂他在怀里:“妈妈陪着你,我知道你可以做到。”
撒野变“撒娇” 怎么教宝宝讲道理
格格已经学会了自己走路、用小勺吃饭,还学会了自己使用杯子喝水喝奶。可是最近一两个月,格格好像变小了:逛公园的时候不像以前那样自己到处走走跑跑,总是缠着妈妈“抱抱”、爸爸“背背”,自己不用小勺吃饭了,缠着爷爷奶奶喂,喝水喝奶又用起了奶瓶。如果妈妈不同意宝贝的要求,格格撒娇不成,就撒野,哭着找爸爸、爷爷、奶奶求情。如果没人在身边替她求情,格格就抓妈妈的头发和脸。针对这种情况,妈妈不知怎么办才好。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撒娇和撒野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是宝贝假装无能或超能:能做的事情却不自己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却偏要做,以唤起大人的关照与怜爱。它们对宝贝性格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撒娇是宝贝的心理营养,是宝贝主动与妈妈创建的一种心理游戏。撒娇反映宝贝的情感表达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具有“能进能出”的游戏控制水平。首先在理智上他知道自己“假装”到什么程度,妈妈能够并乐意接受;在情感上他尝试用间接和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当遭到大人拒绝的时候他知道不能再“游戏”了,能够与大人保持较好的配合与默契。所以,会撒娇的宝贝是乖巧、可爱的。实际上,宝贝需要向大人撒娇,大人也需要宝贝的撒娇,撒娇是滋润宝贝心理健康成长的营养品。
撒野与撒娇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撒野是不良性格的温床:“对人粗野、放肆;任意妄为,不讲情理。”撒野的宝贝“能进不能出”。他分辨不清什么情况需要“认真”,什么情况可以“游戏”,所以会让人难堪。撒野,也不像撒娇那样是理智的,能够分清自己和别人的需要,分寸把握得好,而是情绪化的,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考虑别人的需要。
宝贝的撒娇容易变成撒野。因为家长觉得宝贝还小,不懂事,不必跟宝贝太计较。而且,家长从主观意识上很容易忽略撒娇和撒野的区别,会经常主动接纳宝贝的撒娇,却忽略拒绝宝贝的撒野。这对宝贝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宝贝可能变得任性而难以管教。
妈妈宝宝撒娇攻略
接受宝贝适当的撒娇行为
撒娇是宝贝明情感需要,宝贝任以下情境中常常撒娇:当他生病、不舒服的时候;当他情绪低落、心情不舒畅的时候;当他感觉委屈的时候;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他每天午后和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当他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时候;当他有一段时间没见妈妈或爸爸的时候:当他思维活跃、比较开心,想跟大人开玩笑的时候……撒娇的宝贝是在跟大人做一种情感交流,或求助、或依恋、或分享。他的态度比较温和,行为也比较适宜。这样的撒娇就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并且有利于宝贝的情感发育和亲子感情。
帮助宝贝正确撒娇
撒娇是宝贝自发产生的交流方式。因为每个宝贝的个性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每个宝贝撒娇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宝贝撒娇技巧把握得好,惹人喜爱;有的宝贝则需要传授适当的撒娇技巧。
例如,家里来客人了,孩子非常高兴,总想跟客人亲近。这时,有的宝贝用微笑、拉手表示欢迎,或者与客人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分享食物;有的宝贝会用非常猛烈的动作扑向客人,使劲拽、拉客人的衣服,甚至用高分贝的呼叫声表示欢迎——这样的宝贝就需要传授撒娇的技巧。
妈妈先问宝贝:“你是不是想跟客人一起玩呀?”“你使劲拉客入,他会疼的,玩得就不开心了。”“你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拿给客人看看?”“你跟客人一起看一本书,好吗?”妈妈用具体的行为指导宝贝向客人表达友好,他渐渐就掌握了撒娇的技术活儿。
不拿撒娇与行为习惯交换
妈妈出差一个星期后回家了,宝贝一天到晚都想跟妈妈亲近。该吃饭了,已经会吃饭的宝贝要求妈妈喂,有的妈妈抑制不住,就顺着宝贝的意愿喂饭。结果一喂就是好几天,再让宝贝自己吃饭,他就不乐意了。其实,妈妈可以换一种方式满足宝贝撒娇的心理需求。
妈妈对宝贝说:“我知道宝贝已经会自己吃饭了,妈妈看看宝贝现在是不是吃得更好、更香!”或者说:“宝贝是不是想跟妈妈坐得最近呀?那好,妈妈跟宝贝坐得更近一点,看清楚宝贝吃饭又有进步了。”为了表现自己,宝贝会顺着妈妈的指示改变撒娇方式。
可见,妈妈要注意不让宝贝拿撒娇与行为习惯做交换,否则会影响行为习惯的稳固性。尝试其他更好的方式同样能满足宝贝撒娇的愿望,这样对宝贝来说,就不会顾此失彼了。
妈妈对宝宝撒娇
有时候,宝贝向妈妈撒娇的时候,妈妈反过来向宝贝撒娇,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盼盼三岁,跟妈妈逛公园的时候不想走路,总想让妈妈抱。这时妈妈说:“妈妈好累哦,盼盼是大孩子了,能帮助妈妈吗?”盼吩看着妈妈,妈妈接着说:“你拉着妈妈吧,盼盼是个大力水手!”盼盼就扮演大力水手拉着妈妈在前面走,妈妈装成“小妹妹”不住地夸奖“小哥哥”,盼盼很有成就感。
每个宝贝既有当小孩子享受别人照顾的心理需求(这是向别人撒娇),也有当大孩子照顾别人的心理需求(接受别人的撒娇)。妈妈恰当地对宝贝撒娇,能调动宝贝照顾别人的积极动机。
引导撒野变撒娇
撒娇的宝贝讲理,撒野的宝贝不讲理。小孩子常常把握不好分寸,这是因为他们的经验不足,行为策略也比较单一。如果妈妈能及时和准确地识别宝贝用撒野所表达的心理需求,然后引导宝贝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宝贝就不会过分撒娇以致撒野了。
午饭后妈妈与宝贝一起玩,一会儿妈妈想午睡了,可是宝贝不想让妈妈睡觉。他一会儿在妈妈身边爬来爬去,一会儿问妈妈要水喝,目的是不让妈妈闭眼睛。妈妈让他跟阿姨玩,他就欺负阿姨,阿姨批评他,他大哭起来。宝贝撒娇变成撒野。
妈妈睡不成了,于是跟宝贝交流:“你想跟妈妈玩,是吗?你得先向阿姨说对不起。”宝贝不但说了对不起,还拿一个玩具送给阿姨玩,然后说:“宝贝跟妈妈一起睡。”宝贝躺在妈妈的身边,自己玩一会儿就睡着了。撒野的宝贝又变得娇滴滴了,关键是妈妈引导宝贝明白了是非对错。
不睬宝宝撒野行为
有时宝贝的撒野行为比较夸张,家长就要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让宝贝明白这样做得不到任何好处。
月月上幼儿园几个月以后,有一天在家里向爸爸提不合理要求,爸爸不同意,他就跪在地上大哭起来,两只手还不断地拍打地面。妈妈爸爸很诧异宝贝怎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原来是在幼儿园看过其他宝贝这样,于是模仿起来。妈妈爸爸坚决不理睬,后来宝贝就不再这样撒野了。
帮孩子建构“完成感” 对他的未来很重要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是否也能通过一些简单的规则,帮助孩子建构“完成感”呢?幼小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习惯,还可以先于学校教育。
0~3岁的孩子,更需要“可被感受”、“可被体验”和“高密度重复”的方式来学习和建构“完成感”。于是我想到了吃饭——这件孩子生活中体验密度极高的事情:孩子是否吃完饭碗里所有的饭;孩子吃完饭后是否会清理面前的桌面;孩子饭后是否会把自己的碗筷放入水槽甚至参与洗碗……这些情况分别对应着:完成“核心工作”;“全部收尾”和“准备下一步”。这里指的当然不是那些小宝宝,但1岁的孩子就可以学习自己吃饭,在父母清理餐椅和洗碗的时候,试着让孩子看见,并重复告诉TA我们在做什么,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就可以逐渐参与进来。
再大一些的孩子(2-3岁),还可以让他们参与摆放碗筷,盛饭端饭等餐前的准备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决定饭量,确保吃完,清理桌面后把自己的碗筷放入水槽,最后擦嘴洗手。当这样的“流程”被重复,逐渐沉入潜意识中,形成“程序”,“完成感”就会稳固下来。千万别小看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点滴习惯:刷牙洗脸后擦干净洗手台;上完厕所自己冲水洗手;读完图书放回书架……
“吃饭绝不仅仅是为了营养,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得长远,更智慧地看待育儿。”
手巧才会心灵,孩子艺术气质怎么培养
我知道,丁丁的进步是了不起的。这些年来,我们一起上艺术课,一起画画,一起做手工,为的不仅仅是那些“被赞美”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对“手”的训练,和对意志的唤醒。
“我们希望孩子们灵巧地运动双手,做出自己喜爱的作品,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艺术气质。……,同时也要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要富有成果。如果不动手去做,什么也不会发生!通过自己的工作,将大地上的材料变成作品,这可以促进孩子的内在成长,使他们产生一种富足感。……,意志力是人的生命中沉睡最深的部分。如果从小就开始做手工,就可以温和的唤醒并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为什么培养意志力很重要呢?意志最终是与思考相联系的。”
“无意”到“有意” 怎样保留孩子的好行为
孩子的很多行为一开始都是无意的行为,如:第一次打人。其实孩子并不知道这个行为的意义,如果家长忽略它,那么孩子就不会对它留有什么印象,它的再一次发生,可能需要等到下一次的“无意”。如果家长的反应强烈,那么孩子就立刻了解到这个行为具有特殊的“价值”:引起家长的注意。于是,这个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这就是行为主义的S-R,行为是刺激和反应的学习过程。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教会了鸽子“阅读”和“算术”。而聪明的家长要懂得利用这个原理来教育孩子。具体的说,就是利用“强化”把孩子好的行为保留下来。这便是变“无意”为“有意”的过程。
那么,“强化”具体怎么操作呢?斯金纳训练鸽子时,先让它们处于饥饿的状态,然后当它们在实验中做出正确的反应时(找对单词或数字时),就立即得到食物。经过多次的重复,鸽子真的懂得了实物与单词的对应关系(阅读),数字与数字的关系(算术)。即使不在饥饿的状态下,不立即给它们食物,鸽子还是保持着这种阅读和算术的能力。我当然不是说,我们要饿着孩子,而是想通过斯金纳的实验告诉大家,“强化”需要具备的条件:及时性,有效性和重复性。 及时性,要求当孩子好的行为出现后,需要马上得到强化,这样孩子才能准确的把它和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有效性,要求我们强化的方式是孩子能感受到的,喜欢的,特别想得到的,就如同食物对于饥饿的鸽子那样。那对孩子来说,什么样的强化方式是有效的呢?有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最喜欢好吃的,好玩的。其实,孩子最喜欢的是大人的关注和肯定。
行为主义理论对这样的学习方式还有进一步的解释,如果一个行为被强化之后,强化物不再出现,那么这一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会慢慢减弱直至完全消退。所以,一个行为的真正习得,是需要重复的。知道斯金纳的鸽子重复多少次S-R,才把“阅读”和“算数”变成长期掌握的技能吗?每15秒一次,重复10000次。人类的学习当然不会像鸽子那么机械,然而要让孩子把有意义的行为保留下来,重复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必读 | 如何保护孩子在学校的安全
2018-01-07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当孩子到了入学年龄,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大多家长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我不在身边,如何确保孩子在学校的安全?
育儿专家Dr.魏的这13条建议,给所有金牌家长,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安全快乐的童年。
从源头上规避风险:查看办园资质是否合格、老师是否有资格证。此外,给你一个诀窍——看一个老师带多少孩子。教育部要求幼儿园师生比是1:5到1:7,如果一个老师负责的孩子过多,必然有时无法顾及,安全隐患更高。
亲自到学校看看环境,观察是否有足够的安全保障:走廊的护栏是不是牢固、台阶上有没有扶手、厨房是不是干净整洁……这些细节说明了幼儿园对孩子健康安全的重视程度。
关注老师和孩子的互动情况,特别是在孩子吵闹的时候,看老师如何解决冲突,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安抚孩子。通过这些观察,你会对老师的优劣,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能够实时在线看监控的幼儿园。
多跟孩子沟通,了解他每天在幼儿园的情况。当孩子突然大哭,不愿意上幼儿园时,家长要注意了。不要觉得孩子在耍小性子,粗暴地批评他,而是要问清楚:到底是不舒服、闹情绪,还是幼儿园发生了什么,让他害怕。
很多孩子年龄小,很难准确地说出在幼儿园发生的事。这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情景模拟的扮演游戏:家长扮演孩子,让孩子扮演老师或者其他小朋友……来看看孩子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
任何沟通都是双向的,家长要主动向孩子“汇报”自己的一天:今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然后顺势问孩子:“接下来到你了,你今天怎么样?”孩子只有信任你,才愿意和你分享。如果只是单方面问问题,强行从孩子嘴里套话,孩子很可能会产生抗拒心理。
在平时,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信任你,跟孩子保持亲密、支持的关系。让孩子知道:发生任何事情,爸爸妈妈都会站在你身后。有些父母管教孩子时,会用“再不听话我就打电话叫老师”这样的威慑语言。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认为父母和老师是一伙的,当在学校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也会因为怕家长责备而不敢开口。
在日常生活中,帮孩子建立隐私观念:给孩子洗澡时,可以玩身体操的游戏,顺势介绍身体部位名称,让孩子明白哪些部位是隐私的,别人不能随便碰;并且告诉孩子因为要洗澡和睡觉,所以才脱衣服,平时不能脱,任何人都不行。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在特定场景才会发生,从而提高隐私观念。
巧妙运用绘本,让孩子具备安全意识。例如在《学会爱自己》绘本中,包含“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摸我”等内容。讲完绘本,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告诉她,如果别人想要抱你亲你,需要经过你的同意;如果不愿意的时候,要大声说“NO”去拒绝。
性教育必不可少,不要认为过早和孩子谈论性,会诱导孩子早熟。只有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他们才会更懂得保护自己。
培养孩子的“警觉力”。一个保持警觉的孩子,知道安全的环境、正常的人应该是怎么样的,也就知道哪些环境、哪些人的行为是不正常的。对孩子安全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不跟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而在于教他们对环境中可疑的陌生人、熟人的可疑行为保持警觉,这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
如果不幸,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伤害,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支持。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求助心理医生,寻求专业指导。
关于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清单
2017-05-10 「得到」 罗辑思维
要不要限制孩子玩手机?
怎么限制?
有一位著名爸爸,给出了一张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方法清单,供你参考。
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面对电子设备的首要原则:能不让孩子玩,就尽量不让他玩。
多让孩子和真人、和真实世界互动,而不是和机器互动。孩子的很多关键能力,只能在与真人的互动中学习。比如,怎么识别他人的情绪和意图,怎么恰当地与人交流而不产生冲突,怎么在冲突中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
美国儿科学会对儿童“屏幕时间”的指导建议是:1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除非是跟家人的视频通话;2-5岁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左右。
- 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具体做法应该是限定孩子的“单次屏幕时间”。孩子的“单次屏幕时间”应该限制在10-20分钟,之后就要孩子眼睛休息。这一规则不可妥协。
孩子玩电子产品时,你最好跟他一起看,一起玩儿。帮孩子弄明白他在看的内容是什么,还要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尽量帮他在虚拟跟现实世界中找联结。
睡前一小时,不许孩子玩电子设备。因为电子屏幕发出来的光线,跟自然的太阳光不一样,会抑制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可以帮助人睡眠。所以,孩子晚上接触过电子设备的话,睡眠时间就会变短。
在家里设几个“无电子设备区”。比如孩子的房间,完全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用心的爸爸妈妈,会在孩子的房间里多放些绘本,多放些书来陪伴他的成长。
规则定下来之后,千万不能纵容。要记住,小孩是没有多少自制力的。
- 育儿先育己。有些场景下,完全不允许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大人要率先做到。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既不许看电视,也不许看手机,大家可以互相聊一聊当天的事情;在哄宝宝入睡的时候,也不能看手机。
当孩子要求玩手机、玩Pad的时候,给他提供一些替代选择。比如,陪孩子玩游戏,给他读故事,带他去旅行、去踢球、去逛博物馆,这些真实环境能提供给孩子更多更丰富的刺激。
大人聊天,孩子很容易觉得无聊。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拿出手机,把孩子打发到一边去,记得提前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玩具或者涂鸦本。
孩子喜欢电子游戏的原因之一是社交。作为替代,你要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他的社交需求。邀请孩子的好朋友过来一起玩,或者找一些亲子桌面游戏跟孩子一起玩,都是提倡的做法。
不要放纵孩子去电子设备中寻求满足感。做家长的,要有意识地跟电子设备竞争。我们跟孩子好好玩,带孩子痛快地玩,让快乐充满孩子的内心,那他也就不需要再到电子设备里去寻找满足感了。
父母可能还有疑问,那在宝宝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那段时间内,怎样玩才最好?
有声发光的玩具能不能用?哪些App不适合孩子玩儿?除了给孩子玩手机和Pad,还有哪些电子产品能开发孩子大脑?
作为你的育儿顾问,Dr. 魏将在专栏中陆续为你解答这些问题。